赵无极
中国
艺术家背景
more
赵无极(1921年2月13日-2013年4月9日) ,法籍华裔画家,生于北京,祖籍镇江丹徒大港。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,师从中国第一代油画名家吴大羽与方干民。 赵无极来自一个书香世家,世代定居镇江丹徒大港(今镇江丹徒区)。家族可追溯自宋朝皇族赵子禠,其为宋太祖六世孙,建炎三年(公元1129年)迁居镇江丹徒大港。父亲赵汉生是银行家。 1921年2月,赵无极于北京出生,为 7 个小孩中的长子。在镇江丹徒大港赵氏家族有不少字画收藏,赵无极对米芾的一幅真迹最感兴趣,赵10岁时(约1931年),族中的一位叔叔,从巴黎带回很多明信片,有许多西方的油画,赵尤爱其中米勒的《天使》,他从此便喜欢绘画,也获得父亲与长辈的认同。1935年赵无极通过考试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(简称杭州艺专)就读,学习绘画,师从吴大羽、方干民、林风眠,同年结识了同为杭州艺专学习音乐的谢景兰、吴冠中、朱德群为赵的学长。 1941年赵无极毕业,经林风眠推荐留校担任助教,同年与谢景兰在香港结婚,并在重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作品展览。赵无极自承,在学期间深受塞尚、马蒂斯、毕加索的作品影响,1942年,赵在重庆中苏文化协会举办了一个联展,展出包括林风眠、吴大羽、关良、丁衍镛以及他个人的作品,此时他已立志摆脱传统国画对技巧的崇拜和模仿,同年独子赵嘉陵出生。1945年抗战胜利,国立艺术专科学校(1938年由杭州艺专、北平艺专合并而成)迁回杭州原址,校名恢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,1946年赵无极回校任教,翌年(1947年),赵在上海大新百货公司举办了个人画展。 纵然已办过个人展览,27岁的赵无极在其父母资助下,1948年2月,赵偕妻子谢景籣乘船远赴法国巴黎深造,选择巴黎是因为他喜欢印象派画风。2月28日赵氏夫妇于马赛港入境法国,4月1日抵达巴黎,当天下午夫妇俩到卢浮宫博物馆参观画作,晚上聆听一场音乐会。夫妇俩于艺术家聚集的蒙帕纳斯区,选择了穆林-瓦特路上的一家旅馆住了下来,与著名雕塑家阿尔伯托·贾科梅蒂为邻。 1949年,在法国巴黎约克勒兹画廊举办留法后首之个展。在巴黎,妻子和他离婚,嫁给一位法国雕塑家。赵无极开始到世界各地游历,在香港和电影演员朱缨(本名陈美琴)结婚,回到巴黎继续创作,将西方的抽象绘画方法和中国画写意画法的空灵意象融合到一起,将油画画成写意画的效果,用稀薄的油彩泼墨,干涩的笔法皴染。赵无极曾参加法国五月沙龙、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等展览,开始拥有名气。他的作品在100多个国家举办展览引起轰动。 1972年陈美琴因病复发逝世,赵无极十分悲伤,有接近一年没有画画,后来创作了一幅九米巨画《纪念美琴》纪念亡妻,保存在蓬皮杜艺术中心。翌年,赵无极认识弗朗索瓦·马尔凯,两人于1977年结婚,这是他的第三段婚姻。 1979年,应贝聿铭的邀请,为他设计的北京香山饭店做壁画,没有受到理解,一位经理竟然说:“这样的画,我也能画!”但当1999年在北京举办《赵无极60年回顾展》时,轰动了整个中国艺术界,并到上海巡展。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专门为画展撰写前言,提到:“赵无极洞彻我们两大民族的感性,使二者融于一身,既属中华,又属法兰西。他的艺术,吸取了我们两国文化的精粹。”江泽民为画展题词“氤氲化醇,融合创新”。 他曾获法国荣誉军团司令级勋章。2002年,赵无极被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院士,并授予荣誉勋章。 2011年之后偕妻子定居瑞士。2013年4月9日下午因病医治无效在瑞士沃州逝世,享年92岁。 赵无极的艺术主要可以分为几个时期:杭州时期、甲骨文时期、三段式时期和无极时期。加载中...